1933年,在抵御敵軍圍剿的戰斗中,領導崖縣西部黎族山區農夫武裝的共產黨員陳垂斌非命負傷被俘,嚴辭謝絕了國民黨當局高官厚祿的誘惑,寧死不降,被當局在治傷的藥劑中動了手腳,非命就義,年僅33歲。半年之后,他的遺腹女陳漢鸞出世了。解放后,由于某些歷史理由,陳垂斌曾有的革命功跡被扭曲了,使得一直以來對父親的事跡所知甚少的陳漢鸞下定了決心,要重新追尋父親的革命事跡,用事實來證明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自此,陳漢鸞開始了長達40余年的追尋,終于讓她找回了一位使她后半生都自豪不已的父親。——題記 陳垂斌烈士 又是一年七·一,每到黨的生日的時候,年過七旬的陳漢鸞小姐就格外惦念自己那從未見過面的父親——陳垂斌。 陳垂斌,赫赫馳名的一位老革命家,1933年,被國民黨部隊捕捉并用毒藥毒死。而陳漢鸞,則是在父親斷送后半年才出世的遺腹女,對于從未見過的父親,充實了孺慕之情,對于父親的事情,一直有著想充分了解的期盼,因此40年來,她一直堅定追尋著父親的行蹤。 陳漢鸞和她的母親 受苦難立志追尋父親的行蹤 一提起父親,陳漢鸞小姐就很興奮,她說,由于自己是在父親去世后才出生的,所以在自己的幼年和少年期間,腦海里對于父親的印象是一片空缺,對于父親具體做破解 百家樂過哪些事也是一無所知。當時候只是聽人說過父親做過共產黨又脫黨,因此,在十分惶惶的同時陳漢鸞在加入工作后每年要填干部經歷表時只得寫上:父親原加入革命,后又離開了革命。 由于長期這樣填寫,致使周邊的人都對陳漢鸞產生了一種印象,她的父親陳垂斌是一個脫離革命的人。因此,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后,陳漢鸞就遭罪了,鋪天蓋地的大字報,指稱她是叛徒的女兒。星城 百家樂隨之而來的是關、管、批、斗,掛牌游街和沒完沒了的寫查抄交待。追念起當時的情景,陳小姐說,那是一段極度苦惱的期間。莫非自己的父親真的是革命的叛徒嗎?帶著問題,她不止一次的向母親追問。母親堅持地通知她,你爹是做共產黨被國民黨殺害的。深信母親不會誘騙自己,母親是最了解父親的人,由此,陳漢鸞興起了努力找尋父親革命蹤跡的念頭。 幾十年不懈地追尋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陳漢鸞說,當時候由于以為父親是叛徒,所以基本不可能從正式的渠道去得知父親的事跡,因此她只能偷偷地問一些可能據說過父婚事跡的人,但愿意說的當時還并不是太多。還是文化大革命解散后,有人開始整理編寫父親的材料時,才開始陸陸續續地搜集到了父親的事跡材料。 除了從各種資料上獲知父親的事跡外,陳漢鸞還多次沿著資料上的紀錄走遍了父親當年曾戰斗過的場所,如海口、瓊山、文昌、澄邁、萬寧、陵水、三亞、東方、樂東等市縣,去尋找那些當年曾和父親一起戰斗過的或是見證過父親革命事跡的老人,聽他們講父親的故事。 陳漢鸞說,這幾十年的追尋之路既漫長又辛苦,不過她很知足,由於父親的形象在她的腦海里越來越飽滿了。她最記得長年前到父親最后與敵人苦戰的戰場樂東縣黎族山區和望樓墟時得到的那份打動與興奮。陳漢鸞說,那時,她和預備給父親寫傳記的作家還有同鄉為了知足自己重溫父婚事跡的心愿,五進田漢村和抱趣村,去采訪當地的黎族同胞。原先認為不太會有人知道父親的事,哪知道一問76歲的田漢村原支書葉貽清,他卻如數家珍地道出了父親的事跡。 葉支書通知陳漢鸞,陳垂斌到他們村里他已經大約十歲左右了。陳垂斌帶著共產黨的別動隊曾在他們村里駐扎了兩個多月,村里幾乎每戶都有人家加入陳垂斌的隊伍。陳垂斌對他們很好,村里的人都很喜愛他,有難辦的事都喜愛找他辦理。后來,一個叫阿央爹的人被國民黨收買了,帶國民黨上山包抄陳垂斌他們。村里的人知道后遇上山去報信,結局來不及了,陳垂斌受重傷被捕捉。那時陳垂斌被抬下山來到村里的大榕樹下停下時,村里人還殺了一只貓為他敷傷口。后來,惱怒的群眾趁著叛徒阿央爹在地里守園時將他活活砍死,懲罰了這個叛徒。為了紀念陳垂斌,村里人將山上陳垂斌與國民黨戰斗過的山洞叫垂斌洞。在葉貽清的口中,陳漢鸞聽到了不僅僅是記在資料中的父親的事跡,而是活生生的父親所履歷過的事情。陳漢鸞說,她很打動,當時她覺得父親是個很偉大的人,大半個世紀過去了,父親的事跡卻還一直在黎胞們口中傳述,這說明父親是一個多麼令人愛戴的人。 父親的事跡永存心中 陳漢鸞說,這幾十年的dg百家樂預測追尋,讓父親的形象在她的腦海中從一片空缺到逐步飽滿起來,她很為自己有這樣一位父親感覺自豪。如今,一提起父親的事跡,就像百家樂 莊閒 比例一部活動的影像放映機,陳漢鸞都能不假思考娓娓地道來。 通過找尋,陳漢鸞知道了,父親陳垂斌16歲就從貧苦的家庭考進瓊山府城的華美中學進行工讀,時期名列前茅的他就積極加入了學生運動。1919年,父親更是投身五四運動,成為反帝愛國斗爭的急先鋒百家樂 最強 打法,被選為瓊崖十三屬學生聯盟會的領導人之一。1922年,以優異的成果考入南京高級師范學校就讀,接觸到馬列主義思想后,便在1924年投考中共創辦的上海大學,潛心攻讀馬列主義,積極加入黨領導的勞工運動。后來,受中共廣東區委派遣,父親回到從事革命活動,先后擔任中國國民黨黨務傳授兼委員會委員、省立六師(原瓊崖師范)教務長、中共瓊崖地委委員兼組織部長、共青團地委委員兼宣傳部長。1926年底,又擔任了中共澄邁縣委書記、澄邁中學校長等職務,擔當領導瓊崖西路的年輕運動。1927年11月,又以中共瓊崖特委特派員的地位隨軍往陵水、崖縣等地傳授建黨建政,介入解放陵城和建立瓊崖第一個蘇維埃政權——陵水縣蘇維埃政府的領導工作。1929年,經中共瓊崖特委批准,潛回崖縣四區開展農夫運動,組織農夫武裝,堅定游擊戰爭。 1991年,國家民政部分追認父親陳垂斌為革命烈士。省的黨史史料上的相關文章也如實紀錄了父親曾有的革命功跡。撫著烈士證,陳漢鸞說,我的辛苦很值得。
許春媚翻拍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