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10月24日照片,是定格的;歷史,是流動的。這些年來,有關抗美援朝的照片,經常被人提起,甚至被媒體轉發。它們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你的腦海中,可能有這樣一幅畫面。
鴨綠江面上白雪皚皚,巨龍般的志愿部隊伍正徒步通過架設在冰凌上的簡略浮橋,夕陽將戰士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隊伍的前端已經步入朝鮮,后端還連結著祖國大地。
抗美援朝志愿部隊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近70年間,這張照片頻繁出目前報紙老虎機網站比較、雜志、視上,成為抗美援朝留給眾人的深刻印記。
照片上的浮橋便是抗美援朝時期知老虎機遊戲排行名的馬市浮橋,位于丹東振安區九連城鎮馬市村。
目前看不到有橋的影子了。93歲的志愿軍老兵王萬經手指向江面,那是由於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多財神 老虎機數浮橋是以數以百計的木制帆船相連,然后在帆船上鋪上很厚的木板。志愿軍常常夜里過江,浮橋也多是傍晚搭建、次日凌晨拆除。
時值隆冬,水位下降,志愿軍在封凍的冰面上鋪上土石、木板,車輛便得以通行。除了是戰士過江的便道,浮橋還是為前線戰士運輸軍需物資的主要通道。
鏡頭一轉,來到馬市浮橋的下游。木結構打底、和諧鴿飾柱、凱旋門三個大字書于門梁正中——1958年,在如今吊掛著中朝友誼橋青銅匾額的鴨綠江大橋橋頭處,曾架起過一座象征成功的凱旋門。
當年3月16日,首批滿載著歸國志愿軍的列車轟隆隆駛過凱旋門,一時之間,鑼鼓喧天、歡呼似浪,沸騰的人群被鮮花與彩旗埋沒,江畔橋頭盡歡歌——迎接!迎接!迎接我們最可愛的人!
1958年10月26日,列車駛過鴨綠江畔的凱旋門,中國志愿軍戰士回到祖國懷抱。
喜相逢、團聚飯、盡情跳、魚水情、惜握別——時老虎機 怎麼 破解任安東市委員會文化科副科長的程源泉紀實,當年的迎接活動前前后后連續了8個月,每一趟列車到站都要途經這5道迎接程序。
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揮舞著自己用紅紙做的小旗,志愿軍一直向我們揮手。本年84歲的許衍珍回憶說。
我返國時已經是夜里兩點多了,但火車站仍是燈火通明,迎接的隊伍載歌載舞。第二批撤軍返國的志愿軍王忠云說,這種時刻會讓人真正感遭受,作為一名中國志愿軍的無上榮光。
送君行、迎君歸的場景興奮人心。定格的照片,紀實流動的歷史。抗美援朝的硝煙散去,70年斗轉星移,老照片中的景觀在變。不變的,是中國保護和諧的初心和堅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