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
西寧4月16日題:種樹守護三江源
薛玉斌、王浡
見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昂江多杰時,這位54歲的康巴漢子正和150多位勞工一起,在扎曲河畔的玉樹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里忙著。
昂江多杰黝黑的皮膚在高原的日照下泛著光。他拖著一條當年在地震中受過傷的腿,在基地里來往奔波。春光易逝,4月底前,他們要一邊出圃大樹,一邊爭分奪秒地栽種藏柳苗子。
青海省玉樹百家樂機械手臂藏族自治州地處三江源頭,平均海拔4000多米,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海拔高,溫差大,含氧量低,氣候嚴酷。在玉樹,曾流傳著樹如玉貴的說法。
昂江多杰是地地道道的玉樹人。我小時候聽老人們說,玉樹的樹苗都是從外地用牛馱過來的。樹苗用羊毛氈裹起來泡在水里,維持濕度,長途跋涉才到玉樹,樹苗太金貴了。昂江多杰說,院子里種下的樹苗就像是家里的一員,大家都細心庇護,生怕夭折。
即便再細心照顧,大多數樹苗還是難活。高寒缺氧,氣候多變,這些綠色的生命就像是扎曲河里的一片落葉,一不留意就消逝了。加之以前人們不懂培育想法,外來苗木運到玉樹后,往往不經培育就直接大面積栽種,資金投入大,樹木成活率低。
在這里種活一棵樹,比養一個娃娃還難。但不管前提有多惡劣,也阻擋不了玉樹人對綠色的期盼。
亞吉佳日山下的德卓灘,原是玉樹地百家樂 直播震災后重建時期安排的產業園區。2024年,玉樹州委、州政府將這里打造為玉樹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同年3月份,玉樹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破土動工。
以前的德卓灘都是砂石地,地都荒了,在這里種樹是不敢想的。清墟、換土、施肥、培植……那段時間,昂江多杰和360多名勞工起早貪黑地工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百家樂點演算法連續了45天,終將砂洲改建為綠洲。
現在,實驗基地已培育出適宜在玉樹生長的青海云杉、藏柳、密植丁香、河北楊等各類苗木71萬株,成活率達90%以上。
昂江多杰目前最喜愛的事,便是坐在樹下,聽風吹過枝丫發出的沙沙聲,心滿意足地看著面前栽下的大片綠。
百家樂長莊 我們種下樹苗以后,恨不得天天守在旁邊,看到被風吹斷的樹苗就金沙 百家樂十分心疼,兩三天吃不好飯。昂江多杰邊說邊輕撫身旁的藏柳。
在實驗基地的小苗培育區,玉樹州林業和草原綜合服務中央主任公保旦增在水池前傳授勞工浸泡藏柳幼苗。這位58歲的林草人每日像奶爸一樣細心庇護著實驗基地的孩子,從早到晚,風吹日曬,皮膚變黑了,樹木變綠了。
我目前就看著這些藏柳苗子慢慢長大,它們長大了,我也就退休了。公保旦增蹲在一棵藏柳苗前仔細端詳。
對扎根在高原的玉樹林草人來說,造林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後代后代。把三江源守護好,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便是我們對祖國最大的答謝。昂江多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