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十年,在注冊制即將進一步深化革新的時點上,關于律師撰寫招股操作指南之可行性的商量再度顯露。
目前,美股、港股市場均由律師主筆招股書,已成為國際定例。證券時報從差異渠道獲悉,本年以來,監管層已在差異情況向保薦機構、律所等聆聽關連方面的觀點。部門律師指出,若律師撰寫招股操作指南能在內地市場落地,則有望與國際條例接軌。
但不少券商投行人士則表明不樂觀,他們以為在目通博不出款前監管環境下,落實券商義務是監管層的主要抓手,這種現象在短期內難以發作變更,除非監管意識發作轉變,不然招股書交由律所撰寫難以落地。
律所撰寫招股書能否?
證券時報獲悉,本周某場所證監局結構中介機構座談,征詢下一步注冊制革新建議。此中,關連擔當人向出席的中介機構提問——由律師事情所來撰寫招股書是否可行?
證券時報從多個中介機構人士處了解到,事實上,本年上半年監管層已醞釀由律所撰寫招股書,并曾召集大型保通博不出金薦機構和大型律師事情所征求觀點,探討由律所孑立撰寫招股書的可行性。一名靠攏與會人士的券商人士通知證券時報,會上有意見稱,方案規劃發布人律師寫招股書,不去除抉擇科創板率進步行試點。
早在9年前的2012年,證監會就發行《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布系統革新的開導觀點(征求觀點稿)》,倡始和勉勵具備前提的律師事情所撰寫招股操作指南。彼時,該觀點引起較大爭議,后來沒有落地。
此前有業內人士指出,招股書作為法定信息披露文件,需求撰寫人站在客觀、中立、周密的態度,而律師則是很好的人選。對券商而言,招股書的撰寫用盡投行從業者大批時間、精神,沒能充裕施展投行的核心競爭力,若有其他機構能撰寫招股書,對券商也算減負,是雙贏情勢。
多名受訪律師向證券時報表明,此舉一方面與國際條例接軌,另一方面律所也能提高業務收入。
以境外新股市場為例,律所寫招股書已是定例,重要由發布方禮聘的律師辦妥,而券商投行往往也會禮聘律師出具法條觀點。在多方律師介入下,進一步擔保招股書的質量和客觀性。
據統計,從國內資金市場中介機構IPO上市業務排名來看,本年前7個月共有293家企業實現上市,47家律所介入分羹,IPO法條費用在幾十萬到兩萬萬之間不等,共有13家IPO企業的法條費用過份萬萬,3家企業低于100萬。整體來看,法條費用在發布費用中平均占比825。
具體而通博言,律所格局展示二八效應。國浩律師事情所1~7月有多達44單項目辦妥A股上市,接收費用合計到達271億元,排名第一。此中,7單項目收費上萬萬,例如諾泰生物IPO的法條費用為156604萬元;綠田機器則為130189通 博 老虎機萬元,在發布費用中占比1845。
位居國浩律師事情所之后的是北京市中倫律師事情所,該律所前7月有31單項目上市,合計接收費用167億元。北通博被抓京國楓律師事情所則在18單上市項目中合計接收費用122億元,此中大項目有利元亨、九豐能源等。
此外,廣東信達律師事情所、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情所、北京市金杜律師事情所前7月的IPO收入也均達上億元,差別辦妥單數為17單、20單、19單。
監管意識轉變是要害
事實上,目前已有律所推出律師撰寫招股操作指南辦事產物,也有一些IPO咨詢公司協助保薦機構辦妥招股書撰寫。
從律所角度來看,它們是否已經做好了預備?
廣東一家大型律所的IPO律師表明,由律所來寫招股書理論上可行,且也已經有關連辦事,但這對律師提出對照高的要求,不光要認識法務和財會,更要了解發布人的所屬產業和業務專業,這塊目前對律師來說還是對照難的,需求對公司行業和專業有深刻了解。
在一些有券商任務經歷的人士看來,交融目前的監管環境,在規劃律所撰寫招股書之前,仍有不少疑問需求解決。
一名前券商合規總監就表明,律所撰寫招股書不太可行。他辯白,目前落實中介機構義務是監管層的主要抓手,此中又以券商為主。從目前來看,監管層對從事證券辦事業務的律所沒有產生太大的威懾力,另一方面律所沒有蒙受義務的本事。因此,A股借鑒港股模式的可能性不大。
有券商人士也對上述意見表明認同。華南一家券商某投行人士向證券時報領會表明律師撰寫招股書不現實。在他看來,條件要領會保薦機構與其他中介機構的義務界限,分清職責范圍,目前A股招股書讓券商蒙受對照多的義務。
證券時報此前從一名靠攏監管層的券商人士處了解到,監管層曾醞釀將申請文件制作質量與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掛鉤,以及與保薦典型人執業本事考核掛鉤。
從海外實踐經歷來看,招股書由律所來撰寫;投行擔當承銷,重心在販售本事、訂價本事的搭建上,大家職責分得很清晰。前述華南投行人士表明。
這也意味著保薦機構核心競爭力需求歸位。有業內人士談到,注冊制下,投行競爭力更應當表現在承攬和承銷上,即發掘企業代價,而不光是把重心放在接應監管層的考查上。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在承受證券時報采訪時建言,招股書準則要改,把招股書里各中介機構刊登觀點的物品拿掉,這塊對招股的意義不太大,再獨自披露各方的專項觀點書,券商刊登的觀點在保薦書和保薦任務匯報里已經充足了。但他也強調,終極可否落地,要害要看監管意識可否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