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柱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典型大會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楊家嶺中心大會堂召開,距今已整整75年了。這是一次承前啟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時隔75年,透過那些流傳下來的珍貴影像,人們依然能觸摸到歷史的陳跡,一個又一個故事在此中蜿蜒展開……
會議召開時間多次延宕
中共六大是1928娛樂城賭博場所特色介紹年6月在蘇聯首都莫斯科舉行。而七大卻到了1945年4月23日才在延安召開,相隔了17年之久。相距這樣長的時間,是有其特殊的歷史理由的。
實際上,早在1931年1月的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就曾有過預備召開七大的動議。然而,跟著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對中心蘇區的一次又一次的圍剿,七大的預備工作被迫中斷。
全面抗戰爆發后,1937年12月召開的中共中心政治局會議通過了《關于召集第七次全國典型大會的議決》并成立了七大籌備委員會,但由于諸多因素的攙和并未開展實際工作。
1938年3月,中共中心政治局再次開會,商量關于召開七大的有關事項。當年的1推薦 娛樂城1月,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召集第七次全國典型大會的議決》。1939年6月和7月,中共中心書記處先后兩次向各地黨組織發出選舉七大典型的告訴,并要求當年9月1日前確認典型人選。但由于國民黨反動派接連發動了兩次反共激情,七大再次延宕。
1941年3月12日,中心政治局會決議定在當年的五一節召開七大。后因整風、大生產等運動再次推遲。1943年7月17日,中心書記處向中心政治局提出在8個月到9個月內召開七大的發起。8月1日又發出了《關于七大典型赴延安出席大會的指示》。后因中心政治局重新召開整風會議,已經啟動的會議歷程再次中斷。直到1944年5月,整風運動根本解散時,七大才又提上議事日程。
1945年4月23日,具有歷史意義的中共七大終于開幕。
在自己建造的屋子里開黨代會
與七大開會的時間數度更換一樣,會議地點的確認也是反復了多次。
中共中心起初考慮會議在陜北安塞縣舉行,那里環境隱蔽且便于防空,是召開大型會議的夢想之地。但有幾點不盡如人意之處:一是交通不便;二是離黨中心所在地延安較遠;三是那里的生活物資對照缺乏,供給難以跟上。中心領導通過反復權衡利弊,只好拋卻了這一方案。
后來,經多方權衡,終極將七大會址選定在了延安楊家嶺。
會堂的地基是原有的一座可收容三四百人的磚木結構、茅草覆頂的會堂在受到火警后留下的廢墟。會址確認后,李富春便請延安天然科學院的建筑專家楊作材重新設計了建筑方案。
除了當地的建筑勞工之外,中心機關以及軍隊院校的許多干部職工也加入了義務勞動。但當初人們并無知道這座建筑是什麼用途,由於開會一事是嚴格保密的。
楊家嶺中心大會堂1941年開始修造,1942年完成。整個會堂建筑樸實大方、壯觀美麗,體現了中西合璧的設計風格——表面是仿蘇聯式,內部是陜北窯洞式的石拱結構。會堂可以收容上千人。修造這麼一座會堂,在那時的延安,可稱得上宏偉建筑了。這也是當年延安唯一的有木梁和木柱的大型建筑物。由於前六次黨代會都是在別人修造好的屋子里召開的,所以,朱德幽默地說,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在自己修造的屋子里召開典型大會。
我們不要把犯錯誤誤的人推出去
選舉黨的第七屆中心委員會是七大的一項主要議程。經典型們充分醞釀和商量,會議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心委員會,此中包含有王明等幾位犯了嚴重過錯的同志。
高揚文作為太岳區的典型加入了這次會議。選舉中心委員會時,高揚文擔任計票員。投票后,一個身軀高大的人突兀出目前計票員們眼前,大家抬頭一看,本來是毛澤東來到了他們的工作現場。
毛澤東坐了下來,笑臉滿面地問起每位候選人得票的場合。大家將已經算計出來的票數向毛澤東作了匯報。他很關懷地查問了洛甫與博古的得票場合,還特別問了王明得票幾多。由於票數還未統計完,計票員如實作了答覆。
毛澤東沉思頃刻后說:最好能選上。他又說:‘七大’是一次團結的大會,犯了過錯的人也有典型性……我們不要把犯錯誤誤的人推出去,而要團結他們。犯了過錯,改了就好。然后,毛澤東清靜地坐在那里,耐心等候著計票員們把選票統計完畢。當毛澤東看到博古、王明終極被選上中心委員時,臉上露出了笑臉。
毛澤東為什麼這樣關懷博古,尤其是王明可否選上中心委員呢?毛澤東在作關于選舉方針的教導時辯白說:從黨的歷史經驗來看,對過去出錯誤的同志不應一手推門,只要他們承道歉誤,并決心修正過錯就行了。
用鏡頭紀實歷史剎那
這次大會的規模之大、時間之長都是空前的,而為大會攝影的任務就落在了延安八路軍總政治部影戲團的肩上。為了照相好這次會議,影戲團擔當人吳印咸會前就趕到了會場,了解照相前提,反復研究,確認照相設法。
由于國民黨政府的經濟封閉,當時膠片的在幾年前就已經斷絕了,吳印咸一向節約,特意留有備用。大會時期,為節約膠片,吳印咸一再精打細算,做了仔細而細密的照相規劃,每個主要的議程和會議剎那,吳印咸都沒有遺漏。
在照相作《論聯盟政府》的政治教導娛樂城 註冊 體驗金的毛澤東時,吳印咸既用攝像機又用拍攝機,多角度照相下毛澤東富娛樂城必出金有表現力的手勢和神情;在照相作《關于改動黨章的教導》的劉少奇時,吳印咸從側面取像,將劉少奇身旁的一束鮮花納入照片中,使這幅簡樸的人像攝影具有了藝術的美感;在照相作《論解放區戰場》軍事教導的朱德時,吳印咸將朱老總置于畫面的左方,使主席臺上的首腦群像巧妙地成為照片的底細,不只突出了人物,而且顯示出了照相的事件底細;在照相作《論統一戰線》講話的周恩來時,吳印咸大膽采用了仰拍的手法,畫面上部留出了大面積的空缺,頂上一盞光亮的燈進了照片的左上角,使照片帶上了濃厚的象征意義:中國人民的革命是在指路明燈——中國共產黨的照耀下向前的。
眾多照片中,七大全景的那張照片最費神思,也是流傳最廣的照片之一。這張全景照片,看起來似乎是用廣角鏡頭照相的,實在,在那時的前提下,吳印咸手中只有幾部老式相機,而且都是固定的尺度鏡頭,基本不可能拍出如此寬敞的場景。于是吳印咸就想了兩套想法:第一種想法是拍單幅的照片,第二種想法是用接片來比較片進行處理。后來進行照片對比,人們一致以為還是接片的功效較好。
會間活動多彩多姿
為了慶祝七大的召開,有些機關和軍隊專門設計了一些紀念品,贈予給七大典型作為留念。
在這些紀念品中,大家最為重視確當屬七大典型證。這是大會秘書處為典型娛樂城幣商們專門制作的。典型證的尺寸只比火柴盒稍大。打開典型證,可以看到左邊印有典型證的編號,右邊印有典型的姓名、座位號及注意事項。
大會之前,延安上演了《甲申三百年祭》《李秀成之死》等話劇,還給典型們放映了《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蘇聯影戲。這些影片有的是譯制好的,沒譯制的就由蘇聯返來的同志當場做口頭翻譯。
6月10日,在大會解散的前一天晚上,全體典型觀看大型歌劇《白毛女》,會場的氣氛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