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整整3個月: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4月8日武漢解封,再到4月22日,解封14天之后見到的,已是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艱難而拼搏的90天,從頑強戰疫到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武漢正在全面復蘇。
最美白衣人
90天進程,身披白衣的醫護人員留下了最美的逆行印記。
1995年出生的朱庭萱,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第一批支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三人之一。1月7日,朱庭萱進入金銀潭醫院重癥病房照顧新冠肺炎患者。當時她對病毒一無所知,完全憑醫者的責任感進入金銀潭醫院,那時一聽到‘支持’二字,就發憤了我的使命感,我要去。
在金銀潭醫院的那段時間,每日進入重癥病房的病例都在增加,朱庭萱加倍繁忙了。1月26日,朱庭萱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撤回,途經14天隔離,她返回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1月28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發表告訴,僅保存急診和發燒門診,全心抓新冠肺百家樂 口訣炎救治。該醫院有5000多名醫護人員介入抗疫,先后收治患者近5000人。
3月13日,朱庭萱再次從一線撤下進入隔離。3月1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開始陸續全面開放平凡門診,逐步覆原正常醫療秩序。3月30日,在隔離期解除后,朱庭萱回到了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央。她說:科室慢慢繁忙起來了,心臟病人對照多,但我們的壓力比抗疫時期減輕不少。
51歲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兒片區總護士長陳宏,與95后朱庭萱在年齡上是兩代人。第一次穿防護服進隔離區時,內心既緊張又恐驚。陳宏回憶剛去支持武漢市第七醫院的情景。陳宏說,1月29日她就申請去支持武漢市第七醫院,這是武漢市第一批發燒定點醫院。那時醫護人員極度緊缺,陳宏以為自己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應該先頂上去。2月9日,她又參加了雷神山醫院調理組,介入擔當所有新病區的開科、調理規章規定、流程梳理、質量查抄等工作。
跟著連續不斷吸取與實戰,陳宏與同事們對病毒的熟悉也在連續不斷深化,對戰勝疫情越來越有信心。每次患者病癒出院,是她最高興的時候。網上賭場百家樂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盲人老大爺,調理人員常常去給他喂飯,幫他洗漱、如廁。一次查房時,這位老大爺對陳宏說,你們把我照顧得這麼好,我打心眼兒里打動。
雷神山醫院員工通道手繪墻上,有一幅畫陳宏極度喜愛。畫中一位小姐一半穿戴裙子,另一半穿戴防護服,象征著醫護人員脫下工作服,是一名母親、老婆、女兒;但穿上工作服,便是醫生、護士、戰士。
這樣的戰士,除了陳宏與她的武漢伴同,還有眾多外地支持湖北的醫護人員。自1月28日首支外省醫療隊救濟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以來,全國各地有21支持鄂醫療隊共計2801位逆行戰士來到這里,包含有著名專家李蘭娟院士。
如今,武漢各醫院一手抓防控不松懈,一手覆原門診緩解需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設立了嚴格的就診流程,門診患者實行全預約、分時段就診;擬入院患者需要接納肺部CT、抗體檢測、核酸檢測及相關檢測,去除新冠病毒感染后才能收入病區。很多醫院體檢中央還特別推出復工體檢項目。
最嚴社區人
下層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解封前,社區防控注重嚴;解封后14天,社區控制將進入常態化防疫,注重精準科學。
武漢市青山區青山鎮街船廠社區屬于老鎮、老廠、老齡的三老社區,也是無疫情社區。船廠社區書記卿暢說,解封不等于解防。4月20日下午,在該社區看到,周圍已經有一些流動人員。據了解,現在船廠社區5個出進口共有42名值守人員24小時值守,逐一查問排查,確保復工復產人員和車輛正常出入,同時勸導老年人非必須、不外出。社區部門門店已經開放,社區網格服務對象由本來普惠住民轉換為精準幫扶轄區內獨居老人、低保戶、外來人員等。
4月21日上午,經濟-再次見到武昌區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區黨委書記彭婧。兩個月前,她忙得腳不沾地,對她采訪時經常被話打斷。目前話少多了。社區住民打話來,多數是咨詢返漢政策。她笑著說,現在防控任務依然艱巨,但跟著各項工作逐漸理順和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最近終于能睡個整覺了。
2月中旬,水百家樂 線上岸星城社區有800多戶住民在外地,現在不少住民已陸續返回,此中還有30多位境外返國人員。外地與境外返漢人員抵達社區的時間,大多在每日晚上7點至9點,我們在這個時間段增派了工作人員,加強巡查。彭婧說。
由于船廠社區是一個開放型老舊社區,現在物業臨時沒有進駐,跟著下沉干部有序撤離,社區已逐漸將封控工作重心遷移,將引進技術的社會組織,同時發揮黨員和住民群眾的氣力,共同守好社區大門。卿暢介紹。
做好社區防控,責任心很主要。2月16日,我就來到了這個社區幫助工作。最近,小區封控發作了一些新變化,下樓走路的人多了,開車出門的多了,返漢人員多了。水岸星城社區下沉干部余冰說,只有更當真擔當,才能守好來之不易的防疫成績。
最快企業人
4月21日,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數控系統生產車間里,戴著口罩的員工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組裝、調試。與此同時,佛山分公司、重慶分公司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生產基地也在同步加緊生產。
疫情暴發后,公司滿負荷生產。從1月20日至今,已累計生產3000套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自3月初覆原數控系統生產,公司爭分奪秒趕制2月份至3月份未交付的訂單。現在,華中數控及下屬28家分公司全部復工,數控系統、口罩等生產線,還出現訂單增多的交付壓力。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介紹,公司正通過加大人員投入,并將母公司訂單遷移到其他子公司生產等措施緩解交付壓力。
工廠復工,工地也開始繁忙起來。在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的保稅光子產業園,張高松與同事劉學在腰間系上安全繩,一前一后從塔吊最下方沿著爬梯熟練地往高空進發。這個塔吊位于110米左右的空中,張高松與劉學面對的第一大難關,是要通過一段百余米長的垂直鋼梯。他們都是中建二局技術的安全檢修員,擔當工地上塔吊的安全。
作為武漢千億元級產業園區建設項目,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是國務院于2024年正式批準設立的湖北首個綜合保稅區,是我內地地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性能最齊備的綜合性能區之一。現在項目處于主體結構與二次結構施工,用工量處于高峰期階段。中建二局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光子產業園二期項目黨支部書記稅平介紹。
疫情暴發后,項目方響應命令,25位留守員工在項目上隔離,春節也在項目渡過。居家辦公時期,項目方開啟了云辦公模式,規定疫情防控專項方案,全面開展復工復產前期預備工作。4月8日,武漢解封,建筑工地也醒了。時間便是效益,目前我們在進一步確保人員安全防護,全心增加資本投入,調和物料儲備,科學安排施工,力爭把疫情延誤的工期搶返來!項目指揮長潘杰說。
大企業復工,小店主也不停歇。90后理發店店主趙文華這幾天終于可以長吁一口氣。跟著解封,他持續賠本近3個月的小店迎來了轉機,網商銀行還給他的小店提供了1個月免息借貸。這幾天生意百家樂帶單很好,每日要忙到晚上10點以后。熱烈的武漢會返來的,生意也會更好的!趙文華說。
武漢正拉滿弓、上滿弦,打好疫后重振民生保護戰、經濟發展戰,確保疫情不反彈。